开发者: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

应用版本:4.2.11(IOS)|3.2.5(安卓)APP下载

追星女孩讲“摊余成本” | 品职CPA小课堂

  • 原创 2019-01-04
  • 脆脆

学习会计的过程中,“摊余成本”这只小妖精折磨了无数备考的同学们,今天小编带你用最简单直白的话理解这个概念。


什么是摊余成本?

 “摊余成本”=一项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-已偿还的本金加上+/-利息摊销扣除已发生的减值准备。

这叫啥定义?这不是公式吗?哪怕念十遍怕也没有什么帮助。只有从公式的第一个词开始,顺藤摸瓜,才能摸清“摊余成本”真正的面目。


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金融资产。很多同学看着这个词觉得很陌生,小编说“债券”,就好理解一些了。考过CFA的同学对票面利率、面值、市场利率、实际支付价格、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,这些词都不陌生(感觉陌生也没关系,下面有进一步的讲解。)

折价发行,是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。通常是发行者为了顺利卖出去债券,不让买家感觉吃亏,把实际售价定的比面值低,用这种手段吸引更多的投资者。发行人只需要按票面利率与面值的乘积支付利息,这种支付方式比按市场利率计算应该支付的利息要少。


用一句话说就是,脆脆用900元购买了一张面值1000元的债券。


溢价发行正好相反,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,债券的实际售价会定得比面值高。

即,脆脆用1100元购买了一张面值1000元的债券。

然后我们回到“摊余成本”这个概念中来,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支付价格。更完整的学理说法是——(债券每期的)实际成本。


中间插播一个会计要素计量方法的介绍,现在我们常用的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、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。历史成本,又称为实际成本。

那么从这里开始,小伙伴们都忘掉该死的“摊余成本”,只在脑中留下“实际成本”这四个字,默读一千遍。


制定会计准则的老师们说了:作为金融资产的债券,持有期得用“历史成本”,也就是“实际成本”记录其金额。理解了这个概念,下面来研究每期期末债券实际成本的金额大小。

 

每期期末债券实际成本的金额大小

还是举个生活化的例子,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抽象概念。


追星女孩脆脆前段时间为了给《创造101》的女孩们投票出道,省吃俭用,无心上班,女孩们代言的产品买了几十箱,生怕偶像不能出道。比赛结束后,喜欢的偶像出道了,脆脆也没钱吃饭了。只能找好朋友妙悟去借钱应急。


妙悟月初借给脆脆1000块钱,并要求每个月收取10%的利息100元,无到期日。借钱的第一天,妙悟按历史成本原则在账本上记下了1000元,作为自己的债权。这个月结束,脆脆沉溺追星花钱打歌,100块的利息都付不起了!只给了妙悟70块。那秒悟的债权有什么变化呢?→1000+100-70=1030


脆脆到了月底欠妙悟1030元,多出来的30是没有支付的利息,又滚成了新的负债。(追星女孩有点惨)

上面的过程用所谓的会计语言说出来就是:债权期初实际成本+应该收取的利息-实际收取的利息=得到债权期末的实际成本。


妙悟借钱的时候万万没想到,脆脆是个追!星!女!孩!还钱比挣钱难。


为了不给追星女孩抹黑,脆脆学会了P图剪视频,手里多了点闲钱,第二个月顺利还了利息还多还了50了。这时候脆脆欠妙悟的钱应该是:

1030+100-150=980

这就是另一个公式:

债券的实际成本=债券的期初实际成本+应该收到的利息-实际收取的利息


总结

“摊余成本”的实质是一项金融资产的“实际成本”,记录的是金融资产每期变动的“真实的交易成本”。每期变动是由应收现金流和实收现金留的差异产生的。


 “摊余成本”在注会中出现的频率很高,小伙伴们还是要多做练习,才能彻底消灭这只小妖精。

配图来源网络